紗線支數是表示紗線粗細程度的單位。因為大部份紗線的橫斷面形狀都不是圓形的,所以要用「直徑」計算紗線的粗細顯然有失精確。因此, 實務上,乃用紗的長度與重量的關係,來表示紗的細度。正如各國貨幣的名稱和幣值的不同,所以長期以來,各國習慣表示紗細度(支數)的定義和方式,也就有所不同。不過大體而言,紗支數的表示方法,可分定重制(又名間接制)和定長制(又名直接制)兩大類。
一般棉紗和毛紗多半採用定重制來表示紗線細度。棉紗常用的英制定重支數,它的定義為每磅棉紗的長度是840碼的幾倍即為幾支,換句話說, 它是以一磅定重的棉紗為基礎。只要測量每磅棉紗的長度後,再算算看這長度是840碼的多少倍,這個倍數就是支數。
1磅重量的棉紗,長840碼者為1支(Nec, English cotton yarn number,'s),長1680碼者,稱2支(2's)。如果一磅的棉紗,它的長度剛好是840碼的20倍,那支數就是20;30倍就是30支;40.2倍就是40.2支, 以此類推。想想,如果紗線重量不變,都是一磅, 那麼長度越長,相對於840碼的倍數就越大,那也就表示紗線越細。因此只要定重制支數愈大,也就表示紗線愈細小,所以定重制支數又名間接制支數。
毛紗常用的公制支數定義為1公斤定重的紗, 長1000公尺時為1支(Nm, metric yarn number),換句話說,每公斤紗線的長度是1000公尺的幾倍即為幾支。
